当前位置: 首页 > 出版图书 > 职场励志 >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 > 1“一流人才”VS“三流人才”
1“一流人才”VS“三流人才”
作者:尹剑峰   |  字数:1704  |  更新时间:2016-07-15 11:44:18  |  分类:

职场励志

当前企业界似乎都形成一种理念: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。于是,在很多企业里,老板整天呼喊着要一流的人才,以为拥有了众多一流人才,企业就能立马腾飞。我在一家高科技企业工作时,总裁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了一句颇有感触的话:“这些年来,我们用的是三流人才,做的却是一流的工作。”的确,这家以电子政务业务为主的软件公司,招聘的员工都是一些本科级,学校名不见经传,经验也不丰富的员工,工资待遇也并不高,而做出的电子政务软件产品,却是行业一流的,在全国许多省市广泛使用,而公司也成了该行业的领军型企业。

企业到底需要的是“一流人才”,还是“三流人才”?是不是企业全换成一流人才,事业就能立即腾飞起来?是不是有三流人才的企业,就一定会成为三流的企业?其实未必。马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当你有一个傻瓜时,你会很痛苦;你有50个傻瓜是最幸福的,吃饭、睡觉、上厕所排着队去的;你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,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,谁都不服谁。”

“一流人才”和“三流人才”并不是用谁来替代谁,其实两者各有所长,企业要做的就是合理搭配而已。一流的人才往往是理念很先进,思维很灵敏,能有许多好的点子。但一流人才也有自身的缺陷,即动手能力未必很强,而且人很自负,往往只坚持自己的观点。如果公司全是一流人才,那大家就只能是观点的碰撞,谁也不服谁,导致一群人纠结在一起,什么点子也落实不了,如同一盘散沙;而如果公司全是三流的人才,那大家也只是在盲目地做事,没有一个好的方向,从而也做不成什么大事。

所以,企业要做的就是让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合理搭配,利用一流人才来创意出一流的点子,利用三流人才来贯彻执行,这种组合是最完美的。那么,哪些人算是一流的人才?往往是公司的总裁、总经理、部分高管和尖端技术人才等。大家都知道,成功的企业背后,一定有一位成功的总裁,例如阿里巴巴的背后是马云,华为的背后是任正非,海尔的背后是张瑞敏。这些“一流的人才”都有一些一流的理念和点子,然后物色一些得力的干将组成一个好的管理班子,再带上一群员工去把那些好的点子贯彻落实下去,于是企业就成功了。

联想前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把管理归纳成“三要素”,即建班子、定战略,带队伍。企业总裁首先是组建自己的得力管理班子,也就是企业的一流人才;然后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,即企业一流的点子;第三部就是把全体员工带动起来,带着这些“三流人才”去落实那些一流的理念。这样,企业运营起来就非常顺畅了。

海尔公司为什么能从上世纪80年代一家濒临倒闭的冰箱厂,发展成无论是业绩和还是管理,都稳居一流的世界知名企业?这背后都离不开张瑞敏的影子。例如,海尔公司的一流管理理念“日事日毕,日清日高”“真诚到永远”是张瑞敏提出来的,其一流的企业文化——海尔文化,也是在张瑞敏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,如同张瑞敏后来回忆说:“海尔文化当年是从禁止员工在车间随意大小便开始做起来的。”就可以知道张瑞敏80年代主管海尔公司时,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员工,而今却发展成了国内管理最规范的企业之一。

此外,海尔的成功,主要也在于张瑞敏的一流点子。例如,海尔公司的成功,很大一部分源自对外兼并,以实现企业多元化、倍增式的发展。而在并购过程中,张瑞敏发明了一套“休克鱼理论”,所谓休克鱼,就是大家在菜市场上买鱼时,经常会遇到有的鱼因为缺氧,于是翻着肚皮呈现假死状态,鱼老板就把它捞出来丢进鱼堆里,以低价出售;而精明的人把休克鱼买回去后,放在清水里一泡,又变成了一条活鱼,于是,以死鱼价买到了一条活鱼。

海尔公司后来就是用这一套理论去开展对外兼并工作,寻找一些因管理不善而濒临倒闭的企业,兼并过来后再进行管理变革,把海尔公司这套先进的管理模式贯彻进去,将它快速同化成一家海尔公司,结果屡试不爽,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。

所以说,成功的企业往往注重“一流人才”和“三流人才”的合理搭配,以少量一流人才作为领军型人物,借助三流人才来贯彻他们的理念和点子,这时,企业就成功运作起来了。不是一流人才越多越好,全是一流人才,企业反而会陷入瘫痪,因为谁也不服谁,谁也领导不了谁。正如马云所说:“聪明的人大都离开了阿里,留下来的都成了富翁。”

按“键盘左键←”返回上一章   按“键盘右键→”进入下一章   按“空格键”向下滚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