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
作者: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  |  字数:3041  |  更新时间:2015-09-20 09:49:59  |  分类:

儿童教育

隋文帝依法惩罚儿子

名言

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,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。

——弗劳德

故事

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,他接受历朝各代枉法乱国的教训,决心依法治国,以俭治家,倡导在法律面前,人人平等,就是对自己的子女和皇亲国戚,也从不放纵。他曾三令五申,法律是天下人的法律,人人都应该严格执行。

杨坚的三儿子杨俊自幼聪明过人,勇猛善战,而且通晓兵法,在建立隋朝的频繁争战中,屡立战功,所以深受隋文帝的赏识和宠爱。但是杨俊居功自傲,行事越来越放肆。杨俊在自己的封地并州为所欲为,欺男霸女,夺财占田,到处放高利贷,用获取的厚利花天酒地,整天吃喝玩乐,奢侈无度。封地里的老百姓虽然怨声载道,但由于杨俊是皇子,位高权重,也不能把他怎么样。

后来,隋文帝得知杨俊违法乱纪的事情后,非常生气,马上命令监察专使前去调查核实。但是监察专使畏惧杨俊的淫威,心想:杨俊再怎么也是三皇子,得罪他不也等于得罪了皇帝吗?于是,到并州后只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惩办了几个杨俊手下的官员,便回朝复命去了。监察专使向隋文帝汇报说,杨俊并没做什么大的错事,只是年纪轻,阅历浅,受了某些人的迷惑,责任并不在他,并且罗列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帮杨俊遮掩。隋文帝信以为真,对此事也就不再追问了。

从此以后,杨俊更加蛮横放肆,胡作非为了。他认为监察专使都为他说话,其他人更是不在话下了。于是,他更加无视朝廷法律,任意欺压百姓,挥霍国家库银,为自己建立了富丽堂皇的宫室,四处收罗美女,纵情淫乐,整日声色犬马,弄得民怨鼎沸,也激起了他周围人的嫉恨。杨俊有位小妾姓崔,在杨俊吃的瓜中下了毒,但是因为毒量不够,杨俊只是中毒而没能致命。这些事又传到了隋文帝的耳朵里,他龙颜大怒,立即下诏命令杨俊回京,并亲自责问杨俊。当了解到自己这位最宠爱的儿子已经触犯了法律,隋文帝马上下令,撤掉杨俊的官职,并责令他待在王府中闭门思过,反省错误。

正在此时,有个叫刘开的左武卫将军,为了巴结杨俊,也想讨好皇帝,特意在隋文帝面前为杨俊开脱说:“秦王(即杨俊)曾南征北战,功勋卓著。这次用些钱财,盖点宫室,纳些美妾,只是小事一桩。我看陛下还是宽容了他吧。”听到这些话,隋文帝严厉地瞪了他一眼,坚定地说:“法律由朝廷制定,天下人皆应遵守,对谁都不该例外。”说完隋文帝便拂袖而去。

刘开碰了个钉子,仍不死心。他心里琢磨,我刘开苦口婆心都是为了你们杨家父子。虽然陛下表面上怒气冲冲,大义灭亲,也许心里会感激我,嘉奖我的一片忠心呢!于是,他又去找开国老臣杨素,请杨素出面劝导隋文帝。在刘开的再三鼓动下,杨素借上朝的机会,私下劝隋文帝说:“秦王虽有一些过错,但完全解除他的职务,未免有些过重了吧?请陛下再重新考虑一下先前的处分。”听杨素这么不讲原则,隋文帝很不高兴,便说:“国家的法律是我们当初共同制定的,大家都赞同法律面前要一视同仁,依法执法要不分贵贱。现在我儿子犯了法,你们又都来说情,难道我仅仅是五个儿子的父亲,而不是统治万民的皇帝吗?都像你们这样,还得另外再制定一部法律了!”

尽管先后有几个人出面为杨俊说情,但隋文帝坚持执法必严的原则,没有减轻对三皇子的处罚。这件事对朝野内外震动很大。文武大臣和老百姓都很钦佩隋文帝这种执法无私的精神,那些平时不够检点,轻法放肆的人都大为收敛,不敢胡作非为了。

解读

有法必依,执法必严,违法必究,无论对谁都不例外,这正是法律威严的原因所在。维护了法律的尊严,捍卫了法律的公正,就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
赵绰公私分明执法公正

名言

天下之事,不难于立法,而难于法之必行;不难于听言,而难于言之必效。

——张居正

故事

赵绰,隋河东郡(今山西省永济县)人,秉性正直刚毅,在隋代以执法不阿而闻名。

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以后,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,像改革官制兵制,建立科举制度,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,严办贪官污吏。经过他的一番整顿改革,政局稳定,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。

隋文帝还派人修订刑律,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。这本来是件好事,但是隋文帝本人就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,往往一时气愤,不顾刑律规定,随便下令杀人。这种情形,叫大理寺(管理司法的官署)的官员很为难。大理寺少卿赵绰觉得维护刑律是他的责任,常常跟隋文帝顶撞起来。

隋文帝曾经下令禁止使用不合标准的钱币。有一次,街市上有人拿次币换好币,被人发现了,捉到衙门里。这件事让隋文帝知道了,隋文帝听说有人竟敢违反他下的禁令,一气之下,就下令把换钱的两个人统统斩首示众。

赵绰接到命令,赶忙进宫求见隋文帝。他对隋文帝说:“这两个人犯了禁令,按刑律只能打板子,不该处死。”隋文帝不耐烦地说:“这是我下的命令,不干你的事。”赵绰说:“陛下不嫌我愚笨,叫我充当大理寺官员。现在遇到不依刑律杀人的情况,怎么能说跟我没关系呢?”隋文帝气冲冲地说:“你想撼动大树吗?撼不动你就走开吧!”赵绰说:“我只是想劝说陛下改变主意,谈不上想撼动大树。”隋文帝又说:“你想触犯天子的威严吗?”赵绰不管隋文帝怎样威吓,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。隋文帝怎样骂他赶他,他也不走。隋文帝没有办法,很不高兴地进内宫去了。后来,由于别的官员也上奏章谏阻,隋文帝终于收回了杀人的命令。

又有一次,官员辛亶被人告发搞不法的迷信活动。隋文帝又命令把辛亶处死。赵绰上朝对隋文帝说:“辛亶不犯死罪,我不能接受这个命令。”隋文帝气得浑身发抖,对赵绰说:“你想救辛亶,就没有你自己的命。”说着,喝令左右侍从把赵绰拉下殿去。赵绰面不改色地说:“陛下可以杀我,但是不该杀辛亶。”左右侍从真的把赵绰扭下朝堂,剥了他的官服,摘掉他的官帽,准备处斩。这时候,隋文帝也想到杀赵绰太没道理,就派人跟赵绰说:“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赵绰跪在地上,挺直了腰说:“臣一心执法,不怕一死。”隋文帝并不真想杀赵绰,现在这样一折腾,气也平了。他想赵绰能忠于执法,毕竟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,就把赵绰放了,过了一天,还派人慰问了赵绰。

在大理寺官署里,有一个官员名叫来旷,听说隋文帝对赵绰不满意,想迎合隋文帝,就背着赵绰给隋文帝上了一道奏章,认为大理寺衙门执法太宽。隋文帝看了奏章,认为来旷说得很中肯,就把他提升了官职。

来旷自以为受到皇帝的赏识,就昧着良心,诬告赵绰徇私舞弊,把不该赦免的犯人放了。

隋文帝虽然嫌赵绰办事不顺他的心,但是对来旷的上告,却有点怀疑。他派亲信官员去调查,根本没有这回事。隋文帝弄清真相,勃然大怒,立刻下命令把来旷处死。

隋文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办,认为这一回来旷诬告的是赵绰自己,赵绰不会不同意。哪儿知道赵绰还是说:“来旷有罪,但是不该判斩。”

隋文帝很不高兴,袖子一甩,就退朝往内宫去了。赵绰在后面大声嚷着说:“来旷的事臣就不说了。不过臣还有别的要紧事,请求面奏。”隋文帝信以为真,就答应让赵绰进内宫。隋文帝问赵绰有什么事。赵绰说:“我有三条大罪,请陛下发落。第一,臣身为大理寺少卿,没有把下面的官吏管好,使来旷触犯刑律;第二,来旷不该处死,臣不能据理力争;第三,臣请求进宫,本来没有什么事,只是因为心里着急,才欺骗了陛下。”隋文帝听到最后几句话,禁不住哑然失笑。旁边独孤皇后很赏识赵绰的正直,赐给赵绰两杯酒。隋文帝最后同意赦免来旷死刑,改判革职流放。

解读

赵绰嫉恶如仇,执法不阿,更可贵的是公私分明,是非分明,不公报私仇,不挟私报复。这既体现出赵绰作为一个执法者所具备的公正的态度,也体现出法律的尊严不容任何人亵渎。

按“键盘左键←”返回上一章   按“键盘右键→”进入下一章   按“空格键”向下滚动